[Podcast EP-10] 從靈性面了解孩子 (懿心堂系列講座擬稿)



「現在,是靈性顯相的時代」

靈體將每一次的進化所經歷的一切,不斷歷練轉化,淬煉成各式各樣獨一無二的靈格靈性

所以,當靈體再一次準備好來到人界時,有六成設定是靈體輪迴前設定好的,剩下的四成是靠後天環境的養成
現在的孩子都是靈性顯相時代的成員,這是父母首先要認清與瞭解與面對的事情

在六成先天設定,靈體引導肉體的為主軸的情況下,為人父母的要如何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?大人要如何理解自己?將會是養成生存技能之前必須要費心理解的重要議題


「你到底了解你的孩子多少?」

每個父母,必然或多或少都能了解自己的孩子,知道他們大概的個性是什麼,但是孩子不同階段就會有不同的心理變化與內在糾結,你真的夠了解嗎?

如果你有找老師幫孩子看過分析過,父母才會知道自己孩子的靈性、命格等等的設定發展,那在沒有給孩子分析過的前提下,父母要如何在日常生活裡去了解你的孩子,絕對會比你想要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來得更加重要10,000倍

“靈性顯相就是肉體的原始個性”

每個靈體都是獨一無二的,輪迴投身到到你的家庭跟你結緣成為你的孩子、你的心頭肉你的寶
父母會把最好的一切都給孩子,也都想讓孩子不輸在起跑點,期許未來孩子出人頭地

這裡我要大膽的說一句「請將這個觀念丟掉!」

我家老闆經常對有孩子的父母們說 “這個世紀的孩子們身處於充滿負能量與壓力的世界”,他們一出生,靈體就得快速想辦法適應這能量的正負能量失衡的世界,所以靈性顯相的年齡都很早,在大人的看法裡,孩子的日常狀況就會多,覺得孩子難帶、難教、不聽話

在幼兒的內心,他們不懂什麽是靈體、靈性,只知道心裡不舒服,但又不懂得表達,心理壓力自然就大
有的轉嫁至情緒,就成了脾氣不好的孩子,有的往更深的內心藏,成了有自閉傾向的孩子

在青少年的心裡,學校是個很有壓力的地方,家對他們來說是可以放鬆的地方,但很多學生的家庭,大人的情緒很多、相處的氣氛很差,加上學校的要求、父母的要求、還有自己堅持的想法,搞得他們很多時候是真的不知道要聽誰的,最後孩子對學校只有無言,對家人只有冷漠,對自己呢?就更加沒有信心了,這些反效果也都會讓他們覺得沒有被愛被關懷,試問他要怎麼去愛、怎麼懂得關懷他所面對的人事物呢? 

在你的孩子還沒開始拒絕你的要求、跟你頂嘴之前,其實你只暸解他大約5-6成,因為他正在你身邊模仿你的生活習性、觀摩你要他的遵守的生活規矩、學習現在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

孩子的學齡期 (0-5歲) 就是靈體的觀摩期
受教育時期靈體逐漸展現自己 (17歲前) 靈體顯相七成
18歲以後靈體正式進入發展期

每個時期都是不同的變化,大人怎麼觀察到孩子每個時期的原始個性是很關鍵的,孩子原始個性順從還是自我?理解力好還是欠佳?反應快還是慢?表達能力穩定還是跳躍式?
這些都會從孩子的靈體顯相的反應中得知一二

所以,了解孩子靈性顯相所延伸出的原始個性,就能掌握孩子的教養方針
父母會把最適合的給孩子,不給孩子刻畫起跑點,協助孩子衝刺的方向,不用期許,孩子未來就會出人頭地


「孩子的未來-“會做人” 要比 “會做事” 來得重要」

成績不再是成就的起跑點,而是人品 (人格養成)

未來社會人工智慧需求比重只會越來越高,所有產業人力需求只會越來越少,人力競爭再也不是高學歷、成績優良取向優先,而是人格

未來企業只會優先考慮錄取人格特質穩定、人品優良的工作者。因為要能與人群融合、溝通遇到衝突時懂得從中妥協、表達能力平穩、做事圓融的工作者才能穩定達成工作目標,提升企業競爭力

不要用現在的思維去想像孩子未來的社會競爭力,真要為孩子的未來設想,那麼就要懂得轉念,以未來的發展形式去思考

(案例:媽媽因孩子不願意讀書而焦慮)
(案例:媽媽因為孩子個性不好而擔心)
(案例:媽媽認為孩子叛逆教不來 “我媽都沒這樣了我為什麽要這樣”)

什麼時候做什麽事情、什麼場合該有什麼舉止,是每一個靈性顯相的孩子在這個世紀必須具備的生存條件

所以,當孩子的反應、作為跟你期待的不符合時,或者你的日常當中,在你要否定任何與你不合的人事物之前,必須先同理心去了解、嘗試和諧圓處理之後,再決定是否要拒絕或排斥它,是每個人在社會上必須具備的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


「把決定權留給你的孩子」

孩子是獨立的個體,所以請把決定權留給你的孩子

父母的觀念不能再停留在自身的成長記憶過程,更不能把「我爸媽以前都是這樣教的」那種上一代的教養方式來要求孩子就範

除非你的孩子異常乖巧柔順,否則高高在上、權威式教育,那種 “人家說的” “書上教的” 照本宣科 (是在做實驗?) 的親子教育早已不管用,只會有反效果

父母自身的情緒不要投射到孩子身上,養成他選擇困難無法決定,產生習慣性挫折
父母幼年的 “這個沒學到,那個沒機會獲得的遺憾”,讓它過去,你的孩子不是來替你圓年幼夢想的彌補者

(案例:我的孩子,我知道這樣對他最好,讓他做什麽就得照做)
(案例:孩子是我生的,我怎麼可能不了解他 “你只是用你認為的方式要他聽話而已”)
(案例:以前我什麼都沒有,所以我要盡量的滿足他)


「把握時機跟孩子溝通」

提點大道理得看時機、糾正錯誤得看時機、溝通重點試圖改變孩子的認知更要看準時機

認清你對孩子的溝通方式,不要陷入 “約束管教” 與 “交代” 的口吻,孩子只會覺得被否定,先肯定再勸退效果更好

請不要對孩子檢討他做錯過什麽,而是要跟孩子討論以後可以如何做來避免錯誤

(案例:小孩靈性自尊心強+媽媽靈性自我要求高的母子關係)
(案例:小孩靈性自我為中心+爸爸靈性自以為是的父子關係)
(案例:哥哥靈性霸氣+弟弟靈性溫和的兄弟關係)


「學著跟你的孩子做朋友」

許多父母來問事的時候都會感嘆的講一句「我孩子都不會跟我溝通,所以我都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麽,總是出狀況了才知道原來是怎樣怎樣」

我想說的是,你會跟你的麻吉、閨蜜聊心事、吐苦水講煩惱、想從他們身上尋求解決方式,那為何就不能花點時間跟你的孩子好好聊天?

如今多數的孩子靈性都相當自我、做自己,父母過於 “堅強“,孩子反而會認為 ”你都攬在身上了,那當然就沒有我的事“,加上現在很多孩子靈體普遍都有與「原生家庭關係淺薄」的設定,所以很多家庭在親子關係上真的很容易有疏離感

父母懂得適時的 ”示弱“,其實孩子反而會意識到 ”我也是可以幫忙的、父母也是會需要我的“ ,讓孩子出自於自願的付出,表現會更理想,家庭關係才會更和諧,儘管可能還是會有一點距離,但卻是最好的相處方式